长江横穿金陵,由于泥沙堆积形成了陆地,政客外交、文人送别、商人远航,留下众多诗篇。沧海变迁,长江改道,这片陆地上的古文化渐渐演变为莫愁文化

据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相传莫愁美丽、善良、乐于助人。而这座因莫愁而名,因“莫愁文化”而得以传承的的公园,又将为我们诉说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隋唐时期,西水关外因莫愁传说、景色优美而吸引了文人墨客流连聚集。东晋名士孙楚所建的“孙楚酒楼”在这一时期吸引了众多文人豪饮赏景、棹歌莫愁,大诗人李白更留下了“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佳句。

两宋时期,建康城是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而水西门(宋时称龙光门)因水陆两栖成为建康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周边经济文化繁盛,汇聚了莫愁湖、赏心亭等大量名胜古迹,成为建康城的独特的经济文化中心。

         宋景德四年(1004)秋,张咏出任升州(今南京)知府后,在下水门(今水西门)修建了折柳亭。因为柳谐音“留”,古自宋代以后送别友人,多在此处折柳相送。《秦淮竹枝词》“小小新裁杨柳枝,可怜攀折不垂丝。教他插过清明节,不许长亭送别离。

元代此地仍延续着繁荣,而元曲中不乏有文人志士游离至此吟诵元曲,如元代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明初,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一时热闹非凡。相传朱元璋于庆功楼(今胜棋楼)相请徐达下棋,徐达以一盘万岁棋局赢得性命,留下一段君臣相谐的佳话。自此起,这“一枰棋” 的典故引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为其提笔咏叹,开创了莫愁盛世。后在万历年间“莫愁旷览”列为“金陵四十景”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江宁知府李尧栋自捐俸银复建郁金堂、苏合厢。

“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郑板桥赞叹其景日:“湖柳如烟, 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两江总督曾国藩主持重修郁金堂、胜棋楼。同年六月,湖楼落成,华堂曲槛,渐复旧观。

       1912年粤军挥师北伐成功后,为纪念牺牲的将士,将61位阵亡将士遗骸运回南京,安葬于莫愁湖南岸。

        民国三年(1914),巡按韩国钧拨官钱修葺楼台。民国时,“莫愁烟雨”依旧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孙楚酒楼”列为金陵四十八景第十三位,后毁于战火。

解放后(1952),莫愁湖迎来了第一期扩建,进行较大规模疏浚,扩大陆地。

        1959年,对胜棋楼重新翻建。增建水榭、待渡亭、湖心亭、六角亭,新建松木大门及围墙。并在这一年,南湖移交莫愁湖管理。

        1972年,公园确定为开放单位。

        1979年,莫愁女汉白玉雕像正式落成并向游客开放。

        1981年,公园举办首届海棠花会同时举办诗书画会等文化活动名称为公园一项传统节目。

        1982年,胜棋楼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南京市首届龙舟赛在莫愁湖举行

        2004年,市政府批复《南京市莫愁湖公园总体规划》同年,首届莫愁烟雨节在这举行。

2017年建邺区区委、区政府巨资对莫愁湖进行全面打造如环境景观提升、主景区展陈、大湖清淤与生态修复等,这次改造和文化挖掘深度在公园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1500多年的莫愁文化,如今被一一挖掘,形成海棠诗画会、莫愁湖龙舟赛、荷花文化艺术节、莫愁烟雨文化节四大传统文化活动,众多的文化活动不仅宣传、展示莫愁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是莫愁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形式。